饮品无菌包装生死未卜 新型环保品种待研发

  食品企业抓食品安全质量的重心一直是生产和工艺流程,对包装环节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因为包装材料不适宜而影响食品安全性的例子屡见不鲜。另外,食品包装对无菌化的高要求,也促使食品包装许下这样的承诺:安全、无菌才是行业的第二生命。

  任何一个食品生产和包装过程中都不可能绝对无菌。采用抗菌高分子包装材料来食品包装,能抑制细菌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保证食品安全性。因此,无菌将成为食品包装的总体方向。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鉴”,所以在这篇文章开始之前,先来看这样一个看似和本主题丝毫没有关系的历史记录,先不提韩国人大放厥词说孔子其实是韩国人,但韩国曾经确实是中国的,那时的中国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元朝,在元朝末期,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动荡,社会经济衰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于是顺着历史的车辙,也就有了最后民间秘密团体白莲教,利用政府征发15万人修治黄河,农夫不堪欺凌与沉重的劳役的激烈情绪,进行有组织有预谋的反抗元朝的起义活动,这种起义一直维持到最后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现在再来说一下象征着国内无菌包装市场里程碑一样的利乐无菌包,可以说,即使说近十年只要喝过几次无菌包产品的消费者,就一定知道或者见过利乐标志这样的话也毫不夸张,因为在几年前,销售量最多最广的无菌包产品除了利乐公司生产的利乐包之外再无它人,利乐公司再那时几乎完全垄断了市场,以高达90%的市场占有率笑傲无菌包市场许多年。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要知道,尽管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有利乐无菌包,可是国内生产无菌包的厂家真的不止他一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打价格战的方式和利乐公司一点一点的争抢市场的事也屡见不鲜,但在无菌包装产业内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在零四年左右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洪钢领导的一场对战利乐的战役。该战役就像当年元末民间组织白莲教率领众人反对强权剥削性统治一样开始了,并拉开了利乐退出了舞台最前方的序幕。

  大家都知道,最近奶价飙升,其涨价原因真的仅仅是牛奶本身吗?请来看这样一段资料:如果一家公司的购买量达到50亿包,中国消费的人在购买利乐砖产品的同时,就至少要花费20多亿元购买利乐的包装。按照国内企业同种类型的产品的价格,每个包装至少便宜10%,一年最低则可节省本金几千万元。而这段资料也正是国内无菌包装生产公司能够和利乐包长期打价格战的原因。